碰過語言學的人應該都知道,句法學跟語意學有不可分的密切關係,所以這兩章通常得連著看,就像上廁所會拿衛生紙擦屁股是一樣的慣性。
其實很不想寫這種文,搞的自己多專業似的,講的對人家覺得應該(因為書本白紙黑字寫得清楚的很),講錯了還會招來唾棄,多不堪。可是一想到考試,我想,我寧願在這邊胡謅被罵「不配念語言學」後被糾正,也不想屆時在考卷寫錯或握著筆「吐」了老半天寫不出來。所以各位熟知語言學的客倌們,就容許我在自己地盤消化你們幾百年就知道的知識;那些沒念過語言學的,不嫌棄的話不妨一起墜入語言學的煉獄吧(竊笑)。
最喜歡念句法學。每次畫樹狀圖都很興奮。看到解答正確更是歡騰。
書上說,一個句子有一棵樹狀結構。當句子發生歧義時候,該句就會有一個以上的樹狀圖。簡言之,一個句子的語意配有一個樹狀圖。舉個最常出現的例子:
The soldier saw a man with the telescope.
這句英文會有兩種語意:第一,這名軍人用望遠鏡看見一個男人;第二,這名軍人看見一個帶有望遠鏡的男人。該兩種語意皆正確。為什麼?
因為這句話有兩個樹狀圖啊。所以,一個樹狀圖含一個語意是這樣來的。
主要的差別在於"with the telescope"這個PP(介系詞片語)是否在NP(名詞片語)之下,還是VP(動片)之下。如果是NP--> N PP,那麼該句語意則會是後者。如果是VP--> V NP PP,該句語意則是前者,因為PP修飾V。
如何不造成岐義?很簡單,若要表達前句語意,把"with the telescope"搬到句首就可以避免。
坦白說,讓我像找到寶似的開心的是接下來的概念。
有時會發現,兩個不同的句子結構卻只含一種語意。例如:
The dog bit the stick.
The stick was bitten by the dog.
從Thematic Roles(論旨角色)來談:"The dog"是Agent(主事者),"The stick"是Theme(受事者)。論旨角色不變,該語意也不改變。
不僅如此,從句法結構來談,此兩句的樹狀圖是相同的:前者為Deep structure(深層結構),後者為Surface structure(表層結構)。
The dog bit the stick: S--> NP AUX VP,
NP> DET N (the dog)
VP> V NP (bit the stick)
The stick was bitten by the dog.
明顯的,the stick還是在動詞之後為受格(object)。儘管NP移動到動詞前,它的深層結構還是在動詞之後,這也就是為什麼上述的兩句話會只有一個語意了。值得注意的是,被動式的動詞並不具「指派」的作用,the dog為主事者(agent)是介系詞指派的。
雖然上述兩句的語意皆同,但他們之間仍有小小差異。畢竟後者還是以The stick為主在描述,也就是若有一則故事講述的是以棍子為主角,那麼內文就為以棍子(the stick)為句首,一來避免主事者被模糊化,另方面也證明一般被動式句型「by...」不一定要出現,因為重點只在於「某事物被怎麼樣了」。
[後記] 把念的東西整理出來果然是更清楚了呢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