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初電視狂打普普藝術大師-安迪沃荷(Andy Warhol)世界巡迴展的廣告,必須很坦白的說,在這之前我對他或普普藝術沒有什麼概念也不感興趣(後面才是重點),雖然知曉世上有著一幅知名的瑪莉蓮夢露藝術品,但其創作價值與世人推崇的美學何以顯見我實在沒有慧根懂。講白話一點,明明美美的女星臉上卻遭惡搞,一下紅一下綠的配色有什麼好看?更別提那根單調的香蕉了。所以我不打算去,心裡甚至認為這根本就是個被刻意捧紅的藝術家與展覽。

 

但,經驗告訴我們,人不能鐵齒;越鐵齒越可能自掌嘴巴。是的,我去看展了。

 

而且,票還是免費的。月初組長一個一個詢問每位同仁要不要安迪沃荷展的入場票,但『一人只能拿一張』,坐我前面已婚同事聽到這句便爽快回:那不用了。不知道哪來的興致,也許是貪念,他不去那我應該可以拿兩張票吧,跟朋友一起去晃晃或送朋友也不錯啊。怎料組長仍堅持一人一張的原則。我不想浪費唇舌爭無謂之物,不過也休想拿走我的那張票。我就是這種倔個性,越是如此,我也不會讓你佔了我應享的福利。

 

Andy Warhol 作者 Lorena Brillante

 

於是母親節的前天一早我與朋友前往美術館參觀。聽了R的建議租了語音導覽,一台一百元。語音導覽解說內容雖不夠詳細,但已經可以使我對普普藝術、安迪沃荷與他的作品大抵有了認識。偶爾經過解說員為一群參觀民眾做導覽,順勢靠近聽幾個語音解說沒有的故事,更能夠貼近他的創作想法。

 

普普藝術( Pop Art )
普普藝術是從二十世紀50年代末期開始興起,60年代在歐洲和美國廣為流行。『普普』是英文字Populor的縮寫,意指為流行的、大眾的。最早由英國藝評家勞倫斯‧阿羅威(Laurence Allowey)提出『普普藝術』此一名稱,它可視為現代工業社會的產物,藝術家借助通俗的大眾傳播媒介(如;電視、廣告、海報、流行音樂...),採用繪畫、裝置、拼貼、印刷及現成物堆集等等方式進行創作,作品中表現純然客觀、無情感、無深刻哲理,並也帶有戲謔嘲諷的意味。

 

撇開他是否被炒作而成名,我認為出身背景對一個人一生的影響是重大的。安迪沃荷小時候家境清寒,因此他創作目的純粹為了賺錢,創作題材經常是隨手所見的生活日常用品,手法既簡單又鮮明。藝術生活化、生活藝術化在他作品中可真應用的淋漓盡致。當藝術無價的高尚情懷狠狠被棄離,曝露而出的現實面便引來激烈的批判與抨擊(總是有些人不願看清事實)。辜且不論喜好與美醜,他顛覆先前藝術手法與思維這點讓我欣賞,畢竟與他人不同且眾人面前坦言自己創作目的是須要勇氣的。

 

Andy Warhol 作者 Lorena Brillante

 

館裡大廳販賣各式安迪沃荷作品的紀念品,可惜沒賣書籤,退而求其次買了鑰匙圈與滑鼠墊。以前我可能會買明信片,但想想人不在國外,在本地寫明信片寄給自己頗怪,買了不寄又顯得沒太大的價值。滑鼠墊我買來立刻拆開來用。水果電腦配上香蕉滑鼠墊,真有意思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ollore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